适航的认证到底啥个啥

因为华为受制于芯片技术,最近新推出的机型都是不支持5G的,因此我还在坚持使用已经陪伴了我将近四年的Mate10Pro, 等待着华为在芯片领域突破的那一天。

 

芯片只是一个很小的半导体元件,功能上却有些类似我们人类的中枢神经,在很多电子设备里充当大脑的作用。对于我这样学机械的学生,如果不是因为华为在芯片领域被卡脖子,很难让我去关注和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如果把制造业比喻成我国“卡脖子”领域里的灾区,那么航空制造业就属于当仁不让的重灾区了。因为这里需要高度的技术支持,除了核心和关键技术以外,当然也包括很多基础门类的产品和技术。上到航空的适航标准,下到航空材料,很多领域暂时还不能完全自主。

 

适航标准是为了保障民用航空器适航性实施而制定的专门技术标准和最低安全标准,与其它标准不同,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标准可以被视作国家法规的一部分,是需要严格执行的。

 

适航标准的制定,可以说是通过长期经验的积累,甚至包括吸取飞行事故的教训,迄今为止,只有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认证主导全球的适航标准。许多国家结合本国的国情,通过承认FAA和EASA来制定自己的适航标准。



说到FAA的适航认证,就不得不提美国联邦航空条例(FAR),它几乎是控制美国航空各个方面的指令。FAR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安全的航空程序和计划,因此除了保护航空运输中的服务人员和乘客,它还保护着美国的国家安全。飞机或发动机在制造过程中,必须按照特定的标准进行,而这些标准就是FAA通过FAR的形式进行发布。

 

根据FAR的规定,在生产航空产品的过程中,制造商必须遵守以下适用法规之一:

 

  • FAR第23部分:详细说明了最大起飞重量小于12500磅的飞机适航标准,例如Cessna172和Cirrus SR20;
  • FAR第25部分: 详细说明了最大起飞重量在12500磅以上飞机的适航标准,例如Boeing737或Airbus320;
  • FAR第26部分:详细介绍了Boeing737和Airbus320等大型运输类飞机的持续适航标准和安全改进;
  • FAR第27部分:详细说明了最大起飞重量小于12500磅的直升机的适航标准,例如Bell407或Eurocopter EC120B;
  • FAR第29部分:详细说明了最大起飞重量在12500磅以上的直升机适航标准,例如Bell412或Boeing Chinook;
  • FAR第33部分:详细说明了往复式和涡轮式飞机发动机的适航标准,例如PW4000;
  • FAR第35部分:详细说明了飞机螺旋桨的适航标准。



  • 没有对航空活动的严格规定,安全就无从说起。试想,如果飞机的制造没有任何的安全要求监管,如果飞机的飞行没有通讯塔台的管理而自由飞行,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因此,如果没有这些适航法规的要求,您能想到的在飞行过程中确保我们安全的任何事情都是无效的。
别再问我航空紧固件和工业的区别